塞上“绿电” 点亮三湘
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境内,“宁电入湘”工程配套光伏电源,光伏板在日照下泛起蓝色波澜。宁夏日报记者 鲁延宏 摄
坐落陕西省的秦岭朱鹮维护区,建造者为铁塔涂装上红黄相间的色彩,给朱鹮装上“导航灯”。
在重庆市巫溪县,“宁电入湘”工程跨过长江,268吨重的“塔王”托举长达1307米的跨江导线。
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群山间,建造者行走在海拔1670.8米高的导线上。
施工人员在湖南境内铁塔组塔。“宁电入湘”工程湖南段新建铁塔1355基,机械化施工率达95%。
8月20日,衡南县境内的衡阳换流站。塞上“绿电”连绵不断而来,在这里由直流电变换为交流电,再安全稳定地输送至全省各地。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童迪 摄
这是塞上风景点亮三湘灯光的壮美诗歌,是戈壁滩涂变身动力基地的年代见证,是千里银线日,“宁电入湘”工程正式投运,这条横跨六省(市、区),连绵1616公里的“电力天路”,以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将西北绿电直送湖南,谱写了动力建造的新篇章。
有云端铁塔刺破云雾的高耸英姿,有长江天堑银线飞渡的雄壮场景,有戈壁滩上机械轰鸣的炽热画面。在湖北恩施的崇山峻岭间,建造者搭设128条货运索道,将万吨塔材运上云端;在甘肃“刀背梁”山脊,工人们步行5小时攀上80度峭壁,在猛禽嘶鸣声中筑起“塔王”;重庆长江岸,施工团队与烈士赛跑,飞架1307米跨江导线。
是技术立异破解施工难题的智慧结晶,是生态维护与工程建造偏重的生动实践,是机械化施工八字帖转眼的典型示范。面临11次特高压穿插跨过,工程师们研制三维仿真体系,完成毫米级精准施工;秦岭深处,建造者为维护朱鹮栖息地,立异研制静音施工计划。
当塞上的风点亮三湘的灯,当戈壁的光温暖潇湘的夜,这些跨过山河的斗争故事,正在新年代的画卷上熠熠生辉。
上一篇:摩根天添盈钱银A